2015-07-08
电影里,机器人研究中心为NS-5型高级机器人设计了控制程序,但随着机器人运算能力的不断提高,他们已经学会了独立思考,并且自己解开了控制密码,它们已经是完全独立的群体,一个和人类并存的高智商机械群体,它们也随时会转化成整个人类的“机械公敌”。
现实中,竟然真有人被机器人杀害了,小司带您看看后续发展:
来源/法律读库
作者:笨熊图灵
美联社7月1日报道,6月29日,一名男子在德国保纳塔尔市大众汽车工厂内被机器人杀害。目前,德国检方已介入调查,并在考虑是否提起公诉。
机器人杀人,该当何罪?这不可一概而论,其定罪量刑因“人”而异。
如果机器人内置程序中不含故意杀人或者故意伤害的指令,那么机器人杀人首先应当排除其制造者的犯罪嫌疑。此时,机器人杀人,要么纯属意外,要么其操作者涉嫌犯罪。当机器人操作者与被害人不是同一人时,若操作者没有失误与过错,其他情节在所不问,均可认定为意外事件。
此类悲剧的上演,可能起因于被害人,也可能起因于机器故障,无论如何这都没有“某人涉嫌某罪”的讨论空间。相反,若操作者存在失误,且该失误导致了被害人死亡,则操作者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。若操作者故意利用机器人杀害被害人,毫无疑问,操作者涉嫌故意杀人罪。
当机器人操作者与被害人是同一人时,大概也只有两种可能:操作者或被害人,要么厌倦红尘拔剑自刎,要么麻痹大意玩火自焚。
如果机器人内置程序中含有故意杀人或者故意伤害的指令,那么机器人杀人必须追究其制造者的刑事责任。这基本等同于,驯化动物或者教唆无刑事责任能力者杀害他人。
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,还有一种情况无需脑洞大开,便可轻易联想:如果机器人内置程序中本无对人类有任何威胁的指令,但机器人通过学习甚至思考,生成了独立且超越其内置程序的“思维”、“意识”。也就是说,机器人可像人类一样观察与思考,能自主地从外界获取知识,甚至能产生类似于人类的价值判断与情绪反应。
此时,如果机器人在进化中生成了杀人的“主观故意”,并将其实施,那么机器人该当何罪,人类该如何应对?这正是电影《机械姬》所呈现的场景,也是当下许多人忧心人工智能的首要原因。
毫无疑问,人类首先要对涉案机器人进行处理,至于是将其果断报废,还是参照人类犯罪,对其给予人文关怀,将其判刑关押,这都是后话。但关键问题是,其制造者是否涉嫌犯罪,又当如何处理?
笨熊认为,即便是机器人通过自我进化而实施犯罪,其制造者也必须承担全部刑事责任。这是因为,制造者在赋予机器人自我学习能力的时候,应当预料到机器人可能进化到的地步与状况,而且唯有制造者最为明知、最应承担机器人犯罪行为的后果。显然,这不是什么“子债父还”,而是一个人应当为其可预料的自身状态及其行为负责,正如,一个正常人应当为其酒后行为负责。